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研究 >

    從三大趨勢背后探討光瓶酒的新動向

    2018-06-07 08:22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整體看,白酒消費出現了分水嶺,一側是基于面子消費的品牌酒,另一側是基于“里子”消費的品質酒。同時,基于面子消費的品牌酒基本格局已經確定,并且在最近兩年趨于集中度快速提高的壟斷化發展。而基于“里子”消費的光瓶酒正處于快速變革的發展期。

    這種變化的趨勢是基于白酒消費者的理性回歸,也是一個行業成熟的基本標志。盡管行業內“次高端”拼搶的聲音很強烈,但是次高端不是每個企業都適合做,如何不加分析的“一窩蜂”擁抱所謂的次高端,一定會有一大部分企業死在“次高端”路上。

    根據我們近期的專項研究發現,光瓶酒呈現了以下趨勢:

    一是光瓶酒升級速度加快。

    15元/瓶以下的低檔光瓶趨于快速下滑的趨勢。這其中的核心原因是因為“喝好點,喝少點”的消費觀念。這方面,大家應該感同身受,因為“拼酒,喝大酒”的現象越來越少了,大家在提倡健康飲酒的同時,開始追求“微醺”的喝酒境界。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之前,15元/瓶光瓶酒占據光瓶酒市場份額的70%以上,以老村長,龍江家園,牛欄山陳釀為代表。而201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15元/瓶以下的光瓶酒逐步被20-35元/瓶的中檔光瓶和小酒所取代,而15元/瓶以下的光瓶酒市場份額下滑很快。

    二是25-50元/瓶的中檔光瓶酒處于井噴階段。

    我們的專項市場研究也表明,消費者喝酒理性,以及消費升級的兩大內在動力的推動下,傳統的低檔光瓶逐漸失去了消費者的寵愛,尤其是健康消費的大背景下,消費者對于15元/瓶以下的光瓶白酒更是望而生畏。

    在25-50元/瓶的光瓶酒中,洋河的“洋河藍優”,汾酒的“光玻汾”系列成為領導型產品的趨勢更加明顯,而大多數地產酒也以“超性價比”為突破,占據了中高檔光瓶酒的主導地位。這里以河南壽酒集團(拜泉春酒業)的光瓶酒為例做以佐證:河南壽酒集團是河南新鄉的一個地產酒,有著50多年的釀酒歷史,該企業有一款零售50元/瓶的光瓶酒,在當地銷售收入突破1個億,而且是連續暢銷了很多年。

    我們深入市場了解發現,這款酒是當地消費者心目中的“茅臺酒”,是休閑聚會的首選產品。消費者反映說,這款酒性價比高,花50元錢能喝到其他品牌100元的品質。

    我們進一步對全國地產酒進行的專項研究中也發現,幾乎每個地產酒都有一款30-50元/瓶的光瓶酒在當地占據主導地位,而且絕大多數企業的這款光瓶酒單品銷售收入都在5000萬以上。可以說,中檔光瓶酒是不僅是絕大多數地產白酒企業的主導產品,更是這類企業的利潤型產品。

    三是小酒作為光瓶酒的一個細分產品,異軍突起。

    小酒可以分為兩大類產品,一類是基于年輕主流消費定位的“青春時尚酒”,一類是基于休閑聚會宵夜的“小容量酒”。

    青春時尚小酒從2012年以來,市場都比較火熱。以“江小白”為代表的這類產品,從名不見經傳到名聲四起,成為酒業最熱門的話題。這類小酒主要是基于白酒消費年輕化,也就是80,90后消費。這類產品主要是借助網絡傳播能力,利用互聯網思維和工具,打造“IP化”的品牌及產品,以此實現對年輕消費群體的“捕獲”。

    但是,我們的研究也發現,盡管這類產品被議論的很熱,但是只有江小白成為了“現象級”的企業,其他白酒企業尚無“建樹”。這也讓業界很是費解,為什么年輕主流消費到來,時尚小酒的風口來了,卻沒有整體市場份額的增長,即使是江小白“很火”,但仍然沒有成為“重量級”的白酒企業。

    時尚小酒的背后,也有一線白酒企業跟隨,我們的研究發現,幾乎是80%的白酒企業都有一個時尚小酒系列,但是都沒有形成“氣候”。這其中不乏有瀘州老窖的“瀘小二”,西鳳酒的“鳳凰傳奇”等等。

    我們認為,之所以時尚小酒以江小白“一家獨大”,不是因為沒有消費群體,而是因為絕大多數白酒企業沒有找到時尚小酒的“路徑”,或者在時尚小酒這方面存在很大的誤區。

    關鍵詞:光瓶酒 大趨勢 轉型  來源:酒業家  觀峰智業楊永華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裕民县| 神农架林区| 武陟县| 南溪县| 滨海县| 仪陇县| 临高县| 栖霞市| 团风县| 固镇县| 公主岭市| 郧西县| 惠来县| 彭水| 康保县| 得荣县| 张掖市| 项城市| 永靖县| 慈溪市| 高雄县| 任丘市| 宣城市| 当涂县| 弋阳县| 临江市| 邢台市| 余庆县| 双流县| 文成县| 蒙阴县| 余庆县| 呼图壁县| 仲巴县| 大城县| 金堂县| 资源县| 彭山县| 泉州市| 安达市| 普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