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文化 > 酒生活 >

    何為二氧化碳浸漬法?

    2018-03-20 09:17  中國酒業(yè)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與葡萄酒相關的術語數量龐大,不勝枚舉,尤其是葡萄酒釀造方面的行話。對于非葡萄酒學者來說,即使不了解大部分的葡萄酒術語也不會有大影響。不過,要想進階資深酒粉,有一些術語則是應該了然于心的,其中之一便是二氧化碳浸漬法(Carbonic Maceration)。

    二氧化碳浸漬法是紅葡萄酒的釀造工藝之一,區(qū)別于常見的借助酵母來驅動的發(fā)酵方式。通常而言,葡萄汁需要在酵母的作用下才會開始發(fā)酵,而采用二氧化碳浸漬法的話,發(fā)酵過程不需要酵母的參與即可進行。把整串葡萄置入充滿二氧化碳的密封發(fā)酵罐中后,在缺氧的環(huán)境下,葡萄果實會釋放出自身所含的酶。這些酶和酵母功能相似,可以把糖分轉化為酒精。也就是說,在二氧化碳浸漬的過程中,葡萄果實內部會進行酒精發(fā)酵(Alcoholic Fermentation)。

    值得注意的是,酒精發(fā)酵并不會一直在果實內部持續(xù)進行。當酒精度超過2%時,葡萄皮就會破裂,從而將葡萄汁和葡萄肉釋放出來。一般來說,釀酒師會在葡萄破裂前進行壓榨,并將葡萄汁轉移到有氧環(huán)境中,然后再加入酵母來進行傳統(tǒng)的酒精發(fā)酵。

    二氧化碳浸漬法對葡萄酒的風格有著顯著的影響。一方面,在浸漬過程中,葡萄汁與葡萄皮接觸的時間比較短,葡萄皮內壁淺層的色素與芳香物質得以較大程度地釋出,而蘊藏于葡萄皮內更深層的單寧則較少釋出,所以成酒通常單寧含量低,香氣較為濃郁;另一方面,葡萄釋放出來的酶在將糖分轉化為酒精的過程中,也會分解尖銳的蘋果酸,因此釀出的葡萄酒大多酸度柔和,口感清新活潑,非常易飲。

    在法國的博若萊(Beaujolais)產區(qū),葡萄酒的釀造通常都會運用到二氧化碳浸漬法,其鼎鼎有名的博若萊新酒(Beaujolais Nouveau)就是典型代表。當然,并非只有博若萊產區(qū)才會使用這種釀造方式。在18世紀后期,二氧化碳浸漬法曾是西班牙里奧哈(Rioja)產區(qū)的主流釀酒工藝,現今這種工藝仍時常用于增添葡萄酒的果香以及賦予葡萄酒順滑柔軟的質地。在美國,越來越多的生產商也開始借助這種方式來釀造新酒風格的葡萄酒。此外,在氣候炎熱的產區(qū),一些葡萄品種釀出的葡萄酒容易酒精度偏高,比如仙粉黛(Zinfandel),因此部分釀酒師傾向于采用二氧化碳浸漬法來釀制這一類葡萄酒。

    二氧化碳浸漬法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新型釀酒工藝,如果你是一枚鐘愛果味濃郁、口感清新的紅葡萄酒的酒粉,那么恭喜你,了解了它,你就離資深酒粉又近了一步;如果你是一名白葡萄酒愛好者,但想要嘗試接觸紅葡萄酒,那么熟知這項工藝也大有裨益,它可以幫助你在過渡階段快速鎖定風格易于接受的紅葡萄酒。

      關鍵詞:酒生活 葡萄酒 二氧化碳  來源:紅酒世界網  
      商業(yè)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藁城市| 庆云县| 克东县| 贡山| 赣榆县| 紫金县| 八宿县| 城步| 涿鹿县| 阿尔山市| 兴业县| 白朗县| 宜川县| 岳阳市| 荣昌县| 讷河市| 花莲市| 永康市| 莒南县| 桐城市| 景宁| 康平县| 进贤县| 洪湖市| 三门峡市| 堆龙德庆县| 马山县| 北海市| 五台县| 桃江县| 禹州市| 乳源| 濉溪县| 松潘县| 缙云县| 措美县| 新巴尔虎左旗| 奇台县| 常州市| 昌乐县|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