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人物 >

    汾酒常建偉:中國白酒“走出去”要從三個維度

    2016-10-20 14:53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10月19日,第95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中國白酒國際化研討會在福建省福州舉行。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常建偉表示,國際市場對中國白酒產品及其文化的認可度有待普及和提高,這一工作靠單品牌難度較大,中國白酒應抱團走出國門,改變白酒的國外消費結構,讓世界真正認識中國白酒及其文化。

     

    常建偉表示,目前,中國白酒的國外消費群體基本都是海外華人,國外市場并沒有形成飲用中國白酒的氛圍。而國內知名白酒品牌的出口靠企業自身單打獨斗,參與激烈的國際白酒市場競爭,市場培育與普及的力量遠遠不足。“抱團出行”可成為促進中國白酒國際化的解決之道。盡管多數白酒企業輕松跑贏了國內生產總值(GDP)水平,但企業普遍感受到競爭壓力。品牌如何升級,模式怎樣創新,如何度過新舊交替、相互質疑的時期,如何化解來自內外部壓迫感,這些都是中國白酒發展必然階段所要面對的問題。

    “目前,白酒發展所處的階段可謂‘森林時代’,喬木、灌木、草叢等各自生長,各種生存物種相互影響又相互支撐,缺一不可,共生共榮。企業要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很難單打獨斗去發展。目前白酒仍然缺乏走向國際化的基礎,更需要抱團發展。” 常建偉表示,中國白酒“走出去”要從三個維度進行思考。

    第一個維度是品質。品質包括口感、風味、口味等內容,有四個衡量標準:一是以工藝技術為核心的制造,中國的白酒工藝明顯區別于世界其他酒類;二是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質造”,工匠精神是對自己產品的基本態度;三是以創新改變為核心的“智造”,體現的是企業對產品的智慧,同時是企業家精神與企業文化的體現;四是以信仰責任為核心的制造,傳播中國博大精深的白酒文化。

    第二個維度是模式。每個企業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營銷模式,同時借鑒國外或者國內較為成功的國際化白酒營銷經驗。一旦確定模式,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形成整體系統化營銷,從人員能力、數量、廣告投入等多個層面去協調,實現其價值的最大化。

    第三個維度是標準。目前國際市場對中國白酒的接受程度不高,與國際標準接軌,實際上是中國白酒進入國際市場的“試金石”。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相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共同努力,盡快取得國際化標準的“通行證”。

    常建偉同時建議,研究顯示,清香型白酒最接近國外口味,易于國外消費者接受。白酒“走出去”,可嘗試從清香型白酒開始,做好與國際標準的接軌工作,抱團出行。

      關鍵詞:國際化 汾酒 常建偉  來源:新華社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托县| 永康市| 东兴市| 洛扎县| 民乐县| 岗巴县| 德阳市| 孟村| 赤壁市| 宿迁市| 麻栗坡县| 肃北| 克东县| 宁波市| 盖州市| 鹤壁市| 铁力市| 克山县| 山阳县| 大悟县| 镇安县| 陈巴尔虎旗| 汉沽区| 响水县| 宁南县| 乌恰县| 永仁县| 中宁县| 河西区| 乌鲁木齐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丽江市| 鞍山市| 新宁县| 元氏县| 临汾市| 嘉鱼县| 丰城市| 东海县| 子洲县|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