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人物 >

    王岳川:中國名酒應當成為文化自信的一部分

    2018-03-22 08:37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中國走向世界舞臺中心,而世界商品涌入中國市場,貿易暢通的深層次是民心相通與文化自信的交融。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岳川先生在參加2018年瀘州老窖封藏大典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文化自信實質上是對本民族文化身份的認同,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他舉例說,中國有國學、國畫、國書、國劇、國醫,還有很多國字號的民族品牌,它們可能誕生于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或者街區,但成為中國國家形象的一個組成部分,代表了它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國民地位。

    王教授分析說,今天國家提出文化戰略,倡導“一帶一路”,就是要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中國的文化走出去,強調文化自信。中國的白酒、黃酒和國學、國醫、國樂、國畫、國書一樣都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元素。尤其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所以它是跟中國的仁、義、禮、智、信都緊密相關。酒和仁相關,它強調和為貴。酒有義,所以義博云天的《三國演義》里有一杯濁酒。中國的禮儀更是講究無酒不成歡,無論百姓婚喪嫁娶,還是國家的重大慶典,也包括瀘州老窖的封藏大典,都要有酒。智,舌戰群儒要酒,構思詩文要酒。我相信曹雪芹在寫《紅樓夢》的時候一定得喝酒,蘇東坡寫書法更是需要酒。最后是信,我們簽訂協議的時候必須要酒,舉酒相歡。所以中國的酒文化滲透于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又集中代表了中國國學生活化的一面。

    因此他提出,中國名酒既然是民族傳統產業中發展比較好的,就應當積極承擔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責任,讓中國的文化自信具體可感。而酒代表中國文化走出去,同時也是代表中國文化的人品、酒品和我們的一種文化自信。

    他介紹說,中國的酒應該有文化自信。他去過全世界50多個國家,也喝過很多國家的酒,個人感覺都遠遠不如中國的國酒。無論亞洲的清酒、真露,還是西方的威士忌、白蘭地等。在王岳川看來,國外的酒有他們自己的特點,但都不足以涵蓋中國仁、義、禮、智、信的文化,尤其從酒的內涵和外延,從人品如酒品的體悟等,都不如中國的酒。

    因此他提出,中國的酒文化完全應該有自己的文化自信,“我們大可不必面對西方酒文化的滔滔攻勢和紅酒在酒類消費中的話語權而自卑,當中國的酒與養生文化,以及中國的國家形象、中國人的人品修為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中國文化的自信自然會帶來酒的品牌自信,而酒的品牌自信會帶來文化的更加自信。”

      關鍵詞:酒文化 王岳川  來源:鳳凰網酒業  程萬松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县| 久治县| 安康市| 中超| 九寨沟县| 平阳县| 慈利县| 喀什市| 错那县| 荔浦县| 会东县| 绵阳市| 婺源县| 南川市| 泽普县| 龙口市| 正安县| 三江| 屏南县| 夏邑县| 娱乐| 米易县| 临沧市| 九龙城区| 秀山| 邳州市| 胶州市| 肇东市| 嘉禾县| 西青区| 湖南省| 九龙城区| 荣昌县| 巴彦县| 芒康县| 黄平县| 天镇县| 鹤庆县| 双牌县| 孟州市| 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