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消費的大市場格局
做人要有格局,做市場同樣需要有格局。產品的情懷,決定產品的格局;產品的胸懷,決定產品的未來。
一個有情懷有胸懷的產品,注定可以在市場上走得更遠,在與人的往來中貼得更近。當下白酒行業要脫離過于生硬的趨利推銷,多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去審視產品的功能之外的心理需求,把死板的做活,把乏味的做趣,把平凡的做精,讓產品屬性更容易散發人性的光輝,使消費者在消費的過程中也能體驗到產品功能之外的樂趣。
小眾消費不是大路貨,但小眾情懷也能成就大眾產品,并且帶來大眾消費。當整個社會走向個性化消費的時候,小眾消費的大市場格局就會隨之而來。我們的中小企業就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針對標新立異的時尚人士、消費堅挺的中產階層、甚至消費苛求的富裕階層去開發產品。每一個小眾需求,都是一種大眾機會,把握或錯過,放大或縮小,就在你的一念之間。
我們要明白小而美而精這個產業邏輯,不要一味追求或跟風“高大上、廣而全”的大企業風范與做派,一點之上的創新與聚焦,往往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市場回報。一般而言,現實中大企業做的多是中高檔的產品,小企業做的多是中低檔的產品。這種產品慣性的常規玩法最好要顛倒過來,因為中小企業更容易在某個方面做得比大企業好,從而在某個非常窄的領域超越那些靠規模經濟取勝的大企業。狹路相逢勇者勝
我清華酒業總裁班的同學李憲德,是山東楊湖酒廠的董事長,這個人最大的毛病是挑刺與較勁,最大的優點是學習與折騰。“做壞了的酒一不小心就成了茅臺”就是他的憤青語錄,而你一旦去酒廠看了他對釀酒的執著卻會真的無語。“堅持古法釀造,只做純糧酒”的酒癡,對白酒釀造技藝的癡迷程度,可以讓他千里奔走訪學問藝而不怕苦怕累;與人交流釀酒問題或經驗,可以爭得面紅脖子粗而不管不顧。就是這樣一個急性子山東大漢,十年前還是從房地產行業跨界進入白酒圈的,可他搗騰出來的酒,只要去過他酒廠的人,沒有不心服口服的。雖然他的酒廠銷售額只有一個多億,但他的酒卻迷住了菏澤地區的消費者,去參觀、品鑒、活動的消費者絡繹不絕。他的“只做菏澤地區”的小眾情懷,讓他獲得了這個地區絕對的“大眾市場”。
白酒,就應該這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