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研究 >

    白酒行業變遷史:發展過程幾經調整

    2017-06-05 08:50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白酒行業變遷史:發展過程幾經調整,

    螺旋式向上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由私人經營的傳統釀酒作坊逐漸向規模化工業企業演變,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白酒產業發展速度較為緩慢。從1985年之后的30年間,白酒行業呈現出螺旋向上的發展特點—快速發展一個時期,在宏觀經濟和產業政策影響下進入調整階段,經過徘徊和積蓄力量,再進入下一個快速發展周期。

    從新中國成立之后,白酒行業經歷了多輪調整發展的周期,根據對行業歷史的梳理,我們發現白酒的發展與當時所處的宏觀、中觀和微觀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1.1 宏觀經濟:白酒發展的必要不充分條件,行業前景跟經濟走勢緊密相關

    宏觀經濟為白酒行業發展提供了一個大背景,是白酒行業發展的基礎。從GDP增速和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走向可以看到,白酒行業的發展走勢跟經濟走勢緊密相關。

    宏觀經濟是白酒行業發展的必要不充分條件。宏觀經濟是白酒行業發展的基礎,市場很多分析從不同的角度來驗證各個不同的宏觀經濟數據對白酒行業的帶動性,目前來看還沒有一個有效的指標能夠充分說明是白酒行業發展的依據,我們認為宏觀經濟為行業發展提供了一個大背景,白酒行業受到宏觀經濟發展的綜合拉動影響,行業的發展走勢跟經濟走勢緊密相關。

    歷史數據表明GDP增速與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走向的確影響白酒行業發展。總體上來看,經濟增速與白酒行業的增速:對比歷史數據可以看出,93年GDP增速開始持續下滑,宏觀環境的疲軟惡化無可避免的給白酒行業的增長帶來了壓力;同時02、03年后,宏觀經濟環境的持續改善和回暖也推動了白酒行業向積極的方向發展。

    1.2 中觀:產業政策對白酒行業走勢影響直接而深遠

    白酒行業作為國家限制發展的產業,政府對于產業政策的調整和對行業的干預從未停止。在行業的發展過程當中,無論是輿論層面還是產業政策層面,對白酒行業的需求和供給都產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響。

    從歷史梳理中可以看到,1989、1998、2012年三次嚴格限制公務用酒,以及稅收等政策的不斷調整從嚴,加之當時宏觀增長趨緩、通脹回落,對白酒行業的發展產生了直接沖擊:一方面,消費稅收緊使得酒企成本上升,低端產品發展受限,庫存高企;另一方面,作為政商務活動感情潤滑劑的高檔白酒終端需求受到抑制萎縮,價格下跌,渠道利潤受到擠壓,使得整個行業經歷了多輪調整周期。

    1.3 微觀:企業順應趨勢,在產品結構、營銷模式方面相繼調整

    白酒行業的發展最終要落腳于行業內企業的發展和進步,企業間圍繞產品、品牌、營銷等各個競爭要素展開的競爭優勢的變革是影響行業走勢的主導力量。受不同外部環境影響,白酒企業在現代發展過程當中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個是90年代以前的“供給決定”時代,此時行業尚屬于賣方市場,計劃經濟下白酒企業的糧食采購受國家分配限制,直到1984年國家不再對白酒廠調撥糧食,酒廠采用市場價格采購糧食之后,酒廠才開始進入到擴產之路;第二階段是90年代的廣告營銷時代,這一階段正處于經濟轉型期,消費形態簡單,單一媒介的影響力強,因此以秦池、孔府家、孔府宴為代表的魯酒依靠巨額廣告投入在業內外形成了很強的影響力;第三階段是進入2000年以后的渠道競爭時代,這一時期政商務活動發展、餐飲渠道興起,中高價位白酒開始成為主流,以口子窖、洋河為代表的老名酒企業走向復興之路,盤中盤、后盤中盤、深度營銷模式開始推廣,直控終端,區域市場滾動發展成為渠道競爭的核心策略;第四階段是經過13年調整以后的以品牌為核心的系統化競爭時代,經過行業洗禮,消費者品牌意識開始崛起,那些具備歷史和傳統的品牌獲得了更多的青睞,可以看到近幾年來行業發展的共性是老名酒的復興,傳統白酒品牌的發展速度要遠超行業的速度,我們認為未來這一態勢將會延續。

     
      關鍵詞:產業升級 消費升級  來源:方正證券  薛玉虎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湾仔区| 大同市| 丽水市| 定陶县| 泰州市| 西乡县| 竹溪县| 泽库县| 抚宁县| 张北县| 博野县| 巴塘县| 新巴尔虎左旗| 凤凰县| 托克逊县| 阳新县| 麻城市| 香格里拉县| 阜新市| 张家界市| 来凤县| 杭锦后旗| 会昌县| 潮安县| 读书| 太白县| 济源市| 永丰县| 和静县| 浮梁县| 库尔勒市| 柳河县| 克东县| 永修县| 奉化市| 苍南县| 汾西县| 博湖县| 黄陵县| 台安县| 武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