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白酒是流淌在中國人血脈中的情感

    2016-10-08 09:38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白酒是對大自然的敬畏

    中國文化講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杯酒就是糧食的魂魄,其中凝聚著多少中國人的態度。我們看到過在祭祀大典上,中國人無論面對祖先,還是面對生殺和未來,都會用一杯一杯的美酒祭告天地。如果說西方的酒神文化是以果酒輕盈的香氣和飽滿的熱情來祭拜天神,那么中國的糧食酒就是以這樣一種深沉、透徹的魂魄去回饋大地。

     

    在今天這種都市化的進程里,真正追本溯源,按照一年節序如流,讓春夏秋冬從生命中穿過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少。我仍然喜歡中國人說“沐春風而思飛揚,臨秋云而思浩蕩”。春秋往復能不能夠找到一個載體呢?中國白酒為什么能夠百年飄香?我想是因為白酒飽含著中國人對自然的敬畏?茖W是一把雙刃劍,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很容易讓人因為依賴技術而輕易狂妄。中國白酒對于四時節序的嚴格遵守讓其一直保持著“中國味道”。

    白酒是伴隨中國人一生的儀式

    葡萄酒文化和白酒文化是不同的,白酒幾乎伴隨了中國人一生的成長。家里小孩出生要喝滿月酒,孩子長到一周歲也要喝酒,孩子出去趕考的時候、大婚的時候……這一生要喝多少次酒?一生如此,一年亦是如此。春節到來的時候要喝屠蘇酒,陽春、清明登高時也會喝酒,端午節要喝雄黃酒,中秋節要喝桂花酒,到了重陽節也要“把酒臨風”。一年一生,中國人是離不開酒漿的。

    白酒是一面關照人性的鏡子

    《說文解字》上說得好,“酒”是一個轉音字,轉自“遷就”的“就”,“酒者,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也。”

    也就是說,我們很難單純地說酒是個好東西,還是個壞東西,要看什么人來喝它。

    一個真正的豪邁俠義之人,他喝酒,“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那種忠肝赤膽,讓酒越喝越好;但是一個小人,諂媚,勾心斗角,那么酒就有可能越喝越壞,甚至在中國古代政治的紛爭中,用來毒殺人的也是鴆酒。

    所以,在今天,我們擁有這么多的酒,是否應該回頭映照一下自己的性情?不要忘了許慎的那句話:“酒者,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也。”

    今天可以選擇的空間多了,但是,人的性情還會跟酒去融合嗎?我們真的由酒去點燃我們之間的信任、人與人之間的敬重,讓中國人的氣質在酒香中發揮得更好嗎?

    白酒是流淌在中國人血脈中的詩情

    酒是點燃詩情的引子。從當年的曹孟德“橫槊賦詩”,“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開始,那杯酒就擺在我們千古的夢想和詩情里。

    我們都曾經跟著陶淵明去喝他田園里淡薄的酒,“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這是一種回歸了恬淡的酒,他在酒中怡然自若。

    我們也曾經跟著李太白喝他豪邁的酒。“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他說他自己無非是“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李太白邀約千古明月,“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今天我們的樽中不缺酒了,但是缺月光。我們仍然缺一段月光相映的詩情。

    到了蘇東坡。他曾經“舉杯邀明月”,他曾經“把酒問青天”,他曾經“一杯還酹江月”去感慨歷史的滄桑。這些酒喝到今天,應該說,在一個極致繁華的物質時代里,我們除了更多酒的分類、酒的包裝、酒的價格,還應該再問一問:酒里還有中國人的詩意嗎?我們還是那個爛漫飛揚的民族嗎?我們還有一把熱熱的血性來對抗今天世道的冷漠嗎?我們在喝酒的時候,能不能讓這個千年盛筵,讓那些詩人的魂魄再回到我們的生命中呢?

      關鍵詞:酒文化 白酒  來源:國家名酒周刊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远县| 成武县| 邛崃市| 浦城县| 青阳县| 台北市| 滨海县| 花垣县| 托克托县| 嘉禾县| 祁阳县| 湖北省| 蛟河市| 嘉义市| 荣昌县| 沙雅县| 齐河县| 通化市| 平武县| 莱州市| 杂多县| 洪湖市| 沾益县| 盐山县| 定南县| 进贤县| 胶州市| 嘉禾县| 肥西县| 彝良县| 台南县| 霍州市| 平乡县| 普安县| 璧山县| 霍林郭勒市| 新泰市| 黔江区| 庆云县| 梧州市| 余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