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三位專家給中國酒莊的發展建議

    2015-08-14 15:30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近年,中國葡萄酒在國際大賽上屢屢獲獎,優秀的品質得到了國內和國際葡萄酒愛好者的一致贊評,優秀酒莊已經開始發聲。但中國酒莊還普遍存在一些缺點,需辯證看待。

    三位葡萄酒行業專家給出了看法和建議:

    戰吉宬(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釀酒葡萄品種學》主編)

    中國酒莊的優勢是:設備和硬件條件和國外沒有差距,有的酒莊硬件條件甚至比國外酒莊還要好。

    但酒莊的自然條件和國外相比不是特別好,在栽培方面受到一些限制,比如葡萄埋土。還需注意以下兩點:

    1.品種和酒種的區域化

    一方水土一方特色,每個產區、每個酒莊都要有自己的風格。目前園里栽培的葡萄品種是否與風土相吻合?酒莊是否找到了最適合本地種植的品種?這是一個需要時間積累的過程,沒有捷徑可走,要做的就是沉下心來,充分了解自己的土地和葡萄園,然后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多交流,盡快提高我們的水平。

    2.提升機械化水平

    隨著人工成本的增加,機械化問題也越來越迫切。與國外酒莊相比,我們的機械化水平還很低,亟需提高。

    郭陽(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葡萄酒研發中心負責人)

    葡萄酒在中國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已有小部分產品具備了國際化的口味和品質。中國葡萄酒在國際賽事上獲獎,是給予我們發展道路的肯定,給投資者和釀酒師以信心和動力。

    國際化進口商代理中國葡萄酒也是很好的市場信號,國內酒莊更熟悉中國國情,更理解當地民情、文化,并且投資酒莊的人或多或少有自己的渠道去銷售葡萄酒。

    一些進口酒覆蓋不到的二三線城市,我們的酒也有很大優勢。另外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中國酒莊發展的優勢。

    但中國酒莊總體上還存在一些缺陷,不足以與傳統葡萄酒生產國抗衡。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在葡萄園下功夫

    酒莊前期應該在葡萄園下功夫,后期再完善基礎建設,不要本末倒置。如果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投入重金和精力而疏于對葡萄園的管理,那么生產出的葡萄酒只能以高價格來收回前期的投入成本,產品性價比不高,在市場上不具備競爭力。前期控制基礎設施投入(必要時可以借鄰近酒莊的基礎設施進行前處理和加工)將精力和財力更多地投入到葡萄園建設,釀出高品質的酒積累市場和客戶,這樣是良性循環,生產和銷售壓力也會小很多,后面再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關鍵詞:葡萄酒 酒莊  來源:逸香網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阜市| 大宁县| 苗栗县| 太保市| 马公市| 厦门市| 织金县| 山东省| 万年县| 绵阳市| 泗洪县| 巧家县| 庆云县| 隆昌县| 茶陵县| 旬邑县| 滁州市| 枝江市| 西吉县| 夏河县| 塔城市| 天柱县| 通江县| 定陶县| 云林县| 土默特右旗| 江安县| 凤庆县| 仙游县| 山阳县| 巫溪县| 行唐县| 江永县| 凤庆县| 萝北县| 涡阳县| 改则县| 山阳县| 咸丰县| 高淳县|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