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茅臺換帥后金融野心浮出水面 有哪些優勢和劣勢?(2)

    2018-05-16 08:43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茅臺做金融,可能存在哪些優勢和劣勢?

    在互聯網金融大熱時代,茅臺集團大力發展金融業務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早有預謀。一方面,茅臺作為國企、知名企業,較好的品牌效應為其發展金融業務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甚至可以說,茅臺集團這樣一家現金流充裕、上下游產業鏈生態足夠豐富、品牌效應足夠強的企業,不做金融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另一方面,茅臺集團通過發展金融相關業務可以服務其相關產業鏈,擴大利潤規模與來源。就目前看來,茅臺酒的營業收入仍在增長,但是其利潤增速卻不盡如人意,有放緩趨勢,要實現千億的銷售目標,僅靠茅臺銷量相對吃力,而金融板塊是做規模最容易的產業,也是能較快實現資產規模管理效果,帶來現金流的產業。

    事實上,茅臺并不是實體經濟做金融的首例,并且,就白酒行業來說,這種現象也很普遍,涉足金融領域的白酒企業不在少數。金徽酒、瀘州老窖等白酒企業都已在金融板塊布局多年。金融業務可以有效減少白酒企業常見的現金沉淀的現象,盤活資金,降低其交易成本,提高企業收益,促進主業發展。

    但是理性來說,金融其實是把雙刃劍,帶給實體經濟的不僅是機遇,也有挑戰。茅臺作為有強大生產能力的大型國企涉足金融業,這種跨界其實都面臨著不少挑戰。目前茅臺的金融業務主要趨向于消費金融方面,并且茅臺很難跳出自己的生態圈做金融業務,一方面一旦整體消費形勢不樂觀,

    其供應鏈金融業務便岌岌可危。另一方面,茅臺投資為主的金融布局從本質上也決定著其金融業務很難超過相對成熟的銀行、保險、證券金融機構。而且,在當今政策環境下,互聯網金融監管趨嚴是大勢所趨,金融行業野蠻生長模式即將結束,這也是許多想要涉足金融行業的實體企業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實體經濟借助于金融市場,金融市場發展又依賴于實體經濟。但金融服務并不是所有實體企業的助力劑。雖然茅臺的金融業務開始實現產業規模和競爭力,但是這并不代表實體企業發展金融業都能成功。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背后還掩蓋了金融體制矛盾、漏洞和問題,如何處理好主業與金融業務發展的關系是涉足金融的實體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

    關鍵詞:茅臺 跨界  來源:騰訊財經《閃電評論》  盤和林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宝丰县| 汪清县| 湘乡市| 绥中县| 三台县| 调兵山市| 宿州市| 曲麻莱县| 伊通| 上饶县| 大石桥市| 乌拉特前旗| 镇江市| 绩溪县| 梁河县| 沈丘县| 龙川县| 新龙县| 巴楚县| 万荣县| 义马市| 东方市| 武功县| 周宁县| 梁平县| 尤溪县| 灯塔市| 金昌市| 观塘区| 衡阳县| 闽清县| 彭山县| 兴国县| 中山市| 翁牛特旗| 嵩明县| 托里县| 阿拉善盟| 云霄县|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