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從標王到沒落 秦池留下了什么?

    2017-03-21 11:49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一首詠懷詩,說明了赤壁之戰的關鍵,在于巧借東風,如果沒有諸葛亮巧借東風,三國的故事恐怕就要改寫。

    戰爭中善于借助機遇,可以以少勝多,同樣,企業的品牌管理,也離不開時代的機遇。如果沒有機遇,品牌的建設可能會缺乏成長的土壤而夭折,其中,秦池標王事件,就是一個生不逢時的典型案例。

    畸形生長:年輕標王內控失序

    秦池面對惡劣的外部環境,毫無還手招架之力,以至于被媒體葬送,秦池在標王事件的前后,所暴漏出的一系列的管理缺陷,說明了秦池粗放型的企業治理,根本不具備現代企業管理經驗,這也正是市場經濟初期成長期企業的通病。

    一、危機公關不給力

    秦池面對《經濟參考報》對白酒勾兌的報道之后,企業沒有對外做出反應,任由媒體大書特書,導致企業公關失控。很顯然,企業缺乏與媒體打交道的經驗,對白酒勾兌事件沒有及時向公眾解釋。如果秦池在當時可以舉辦一次新聞發布會,請白酒行業的專家對白酒勾兌給出權威解釋,打消公眾對產品質量的質疑,可以很好地利用當時鋪天蓋地的宣傳形式,讓企業的公關形式轉危為安。

    二、整合營銷不到位

    秦池的品牌管理策略主要集中在造勢上,既然第一次花費0.66億元成為“標王”,第二次就不需要再去花3.21億競爭標王,因為打出了產品的知名度,企業下一步應該關注品牌的美譽度,做好產品的細分和規劃,明確產品的品牌訴求和定位。現在一提到秦池,只知道它是標王,并不清楚秦池的產品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它是中低端的白酒,還是高端定位;它是主打婚慶市場,還是大眾消費,企業并沒有一個清晰的規劃,秦池這個品牌對外傳達的是一個模糊不清的形象。秦池的第一次競標是成功的,但是,企業的第二次競標可以說是決策失誤,秦池不斷投巨資去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導致企業為之付出的成本過大,這也是秦池競標之路走不通的原因。

    三、內控內審沒概念

    明王朝為了加強統治,設立了東廠這一特務組織,東廠的職責在于暗地找出自己的反對者并除掉。在現代企業的治理中,企業內部設立的內部審計部門和內部質量控制部門就相當于東廠,這些部門屬于監控部門,主要的職責就是不斷做企業的沙盤模擬,找出企業的各種潛在風險,并模擬應對,寫成內控報告遞交企業董事會。但是,秦池的內部顯然是不具備這一現代組織和管理理念,很明顯的就是,企業面對公關危機毫無準備,對自己的經營模式無法給公眾一個合理的解釋。如果秦池有一個良好的內控內審部門,它就不會激進冒險地去競標,就會及時發現勾兌工藝可能有引發公眾質疑的潛在風險,就會提前向公眾做出科普,可惜的是,秦池在那個年代,并不具備這些條件。

    四、財務管理一團糟

    秦池第二次競標,花費3.21億,年銷售收入6.5億。對于一家成長期的企業,很明顯,企業的投資是不明智的,第二次競標的費用接近銷售收入的50%,這種盲目投資,會造成企業現金流的不暢,秦池的財務人員,一定在那時感受到了資金鏈的壓力。

    如果秦池的財務部門,年初的時候,做一個全年預算,雖然秦池受到標王的影響,銷售額無法暫估,但是,企業在不擴大產值的條件下,單位產品的市價與含稅成本是穩定的,那么分攤到單位產品的銷售費用的上限就可以推算出來,即企業穩定產值下的銷售費用上限是有一個明確的范圍,很明顯,秦池沒有做好財務預算,因為競標的3.21億是企業管理人根據自己的電話號碼報出的價格,如果企業的財務是一個管理會計而不是一個出納,秦池第二次競標其實可以避免。

    但是,這些站在今天的時代背景下,總結出的管理經驗,在秦池所處的那個時代并不具備,也無法提供,這樣不只是秦池一家企業,當時的整個環境,都難以找出一個優秀的企業模版去借鑒學習。大家都只能自己去不斷試錯,自生自滅,不斷在時代的大潮中接受檢驗,不符合客觀規律者,不適應時代的,或者不被時代所包容者,必然必時代踢出局。

    關鍵詞:魯酒 秦池 轉型  來源:紅高粱名酒論壇  王艷艷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邑县| 三河市| 玉环县| 孙吴县| 桂东县| 舒城县| 内黄县| 大荔县| 得荣县| 南充市| 文成县| 阿拉善左旗| 柳江县| 太康县| 玉树县| 南岸区| 连山| 会泽县| 古交市| 孟州市| 宜都市| 柘城县| 苍山县| 溧水县| 新野县| 鲁山县| 辽宁省| 石林| 项城市| 花莲县| 贵港市| 乌鲁木齐县| 任丘市| 阿拉善左旗| 西和县| 正镶白旗| 常宁市| 安泽县| 龙里县| 固原市| 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