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白酒行業發展的六個階段

    2018-03-06 10:08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白酒發展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80-90年代就是傳統名酒(八大跟十六大)。那時候每個酒廠就推一款或者兩款。一般是一高一低。酒是專賣。酒也不打廣告。價格相差也不大。消費者完全憑酒的質量來購買或者飲用。所謂茅五劍瀘等。就是那時候奠定了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

    第二階段。是廣告酒(93--99年)左右。秦池,孔府家酒,五糧春,等。沒有生產能力。沒有品牌背書的。央視廣告一上。立馬跟風。但是很快又萎縮。有品牌基礎的,有品質的(五糧春)又得到了長足發展。
    第三階段。99--2006年。是營銷酒。地方性酒廠由于品牌弱,品質一般。為了生存。開始運作終端。開使所謂終端攔截。強行買斷餐飲,酒樓等主要酒類銷售地點。采取促銷員促銷。終端服務員推廣獎勵等手段。讓消費者習慣此款酒的口感。并傳播自身品牌文化。代表為(稻花香,口子窖,小糊涂仙等)這個時候。一線,二線子品牌開始弱化。
    第四階段。二線品牌回歸。因為二線品牌不做市場,加上本身銷售區域有一定限制。很快倒閉或者重組。私人老板和企業開始介入。重新梳理品牌。開始絕地反擊。吸收地方酒運作思路。加上有一定品牌基礎。很快。二線名酒開始復蘇。并對產品進行升級。開始挑戰一線品牌(茅五劍)。代表為(紅花郎,藍色經典,國窖)等。
    第五階段。2013-2016年。隨著反腐敗,酒駕等政策不斷出臺。一線,二線品牌開始調整。高端酒,開始震蕩。庫存壓力較大的,只最求利潤的企業受到前所未有的下滑。一線名酒開始背心出汗。危機感凸顯。五糧液,茅臺開始反思。并進行調整。
    第六階段。(2017--未來)。庫存壓力最小的,品質過硬的一線品牌,最先走出困境。并開始梳理品牌結構。并開始砍掉或收回那些以商家主導。最求利潤,最求豪華包裝。不顧酒質的商家品牌。并開始自己經營品牌。真正開始回歸品質理性.五糧液推出了超高性價比的“五糧特曲”,茅臺開始主打“茅臺王子”。隨著網絡不斷的發展。最后取決于品牌的還是會回歸品質。消費者會不斷的梳理,不斷的給酒廠打分,重新定位品牌與品質之間的關系。哪些急功近利的酒廠開始萎縮。一線二線品牌開始競爭。消費者正式打分才剛剛開始。拭目以待。加油中國白酒!早日走出中國,影響世界。讓全世界以喝中國白酒為榮。

      關鍵詞:白酒 產業升級  來源:北京時間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安县| 海南省| 汪清县| 荥阳市| 泾阳县| 梓潼县| 东平县| 内丘县| 尼勒克县| 太康县| 襄垣县| 滁州市| 桂东县| 阿拉善右旗| 民丰县| 长白| 堆龙德庆县| 安平县| 南昌市| 天台县| 汝州市| 大同市| 洛宁县| 清镇市| 永和县| 景东| 荆州市| 东莞市| 呼和浩特市| 深州市| 沙河市| 望奎县| 泰安市| 张家界市| 天台县| 盘锦市| 固原市| 昭苏县| 涪陵区| 巩义市| 离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