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文化 > 酒生活 >

    一文了解法國人的葡萄酒禮儀

    2017-11-30 08:14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01、法國人愛酒是一種情懷

    我說,法國人之所以能釀造出那么好的葡萄酒,完全是因為他們的享受主義和情懷。

    作為世界上頭號葡萄酒國家,其葡萄酒對于酒徒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其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影響力。

    在全球都有一個流傳甚廣的笑話:上帝把最好的一塊土地給了法蘭西,后來覺的對其他國家不公平,便又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法國人。

    法國人為了營造風雅氛圍,住進別墅第一天,就開始裝點酒窖。從我們來看,有這個必要嗎?喝酒去買得了,為什么要把酒都搬回家里?

    這要從法國人對酒的情懷說起,不親身體驗難以真正理解。法國是世界著名的產酒大國,葡萄酒產量居全球之首,香檳、白蘭地聞名于世,法國每年人均耗酒約八十公升。在法國,別墅家庭有酒窖,珍藏各年代的好酒。

    一般家庭也有專門藏酒的“專柜”,酒本身價值雖不高,但陳列的井井有條,琳瑯滿目。底層平民呢,藏不起任何酒怎么辦?勞動之余,每天也要進酒館喝上幾杯,不然一天就過得索然無味。法國人喝酒極為講究,從用餐的角度來說,“無酒不成席”,飯前要喝“餐前酒”,菜是雞、鴨、魚,必須喝和它顏色一樣的白酒;如果是牛、 羊、豬肉,則飲紅酒,吃晚飯還要喝“飯后酒”?傊,不怕繁瑣,只為享受。

    法國人為什么這樣喜歡飲酒呢?

    有其深厚的社會淵源。拿破侖時期,為減輕退伍士兵負擔,政府允許沒人每年免稅釀造十公斤的私酒,并可加釀造家用酒二十公升。這種做法世代相襲,遍布民間,法國造酒飲酒之風為之盛行。而今許多法國著名造酒作坊,大部分是由釀私酒的貧困家庭,為得補貼起家。除法國本土外,殖民地如阿爾及利亞等地區,也大量種植葡萄,釀酒業發達,成為一些地區的支柱產業。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為節約資源,禁止釀酒與販酒,酒在當時像黃金一樣珍貴。戰爭結束,政府為刺激經濟,放開“禁酒令”,大張旗鼓的宣傳酒的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紅酒、香檳、白蘭地再次盛行法國各階層。酒是好東西,許多法國人認為,可以補血提神,然而飲酒過度畢竟有害健康,法國每年因酒精中毒或酗酒引起的車禍多大數萬起,很多人酒精依賴,身體健康每況愈下,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

    法國人講,美酒既能給人帶來快樂,又能傷害人,它和女人與金錢一樣,有利有弊。但無論如何,法國人的愛酒情節依舊不會改變,就像中國人永遠戒不掉茶一樣。

    02、法國人的一些葡萄酒禮儀

    法國是一個無酒不成宴的國度,自然也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飲酒規矩。

    禮儀一:非常重視葡萄酒配餐

    餐前喝利口酒,餐中水產和禽類菜配干白葡萄酒。肉類菜配干紅葡萄酒,法國人消耗葡萄酒較多,幾乎每餐必備,和英美法律也不同,未成年人也允許飲用葡萄酒。

    禮儀二:去作客千萬不能帶葡萄酒

    到法國人家中作客,則不能像到英美人家中作客一樣,用一瓶酒和鮮花作禮物,等于諷刺主人家沒有足夠的酒,只能用一盒巧克力做禮物。法國人的就餐禮儀已經成為西方宴會的經典模式。

    禮儀三:只要有人向你舉杯你就要再喝

    如果你已經喝了一杯,不管是主人還是客人,只要有人向你舉起玻璃杯,那么你就應該再喝,哪怕只是象征性地抿濕嘴唇,這是禮貌的回應。如果你是去別人家做客,就算主人還沒把烤面包給你,有人這時向你敬酒,你也得喝。

    禮儀四:喜歡透過酒杯去看對方眼睛

    在和別人碰杯時,人們喜歡透過酒杯和眼鏡去看對方的眼睛,這不是什么不禮貌的行為,而是想試探對方是否已經喝醉,因為法國人并不都喜歡把對方灌醉,適可而止,還是會照顧下對方的。

    關鍵詞:酒生活 法國 酒禮  來源:酒哥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川县| 仙居县| 城口县| 三门峡市| 静宁县| 当阳市| 辽阳市| 广宁县| 宁河县| 甘泉县| 邓州市| 锡林浩特市| 东阿县| 化隆| 五华县| 库车县| 麻城市| 曲靖市| 宁夏| 静宁县| 五台县| 高州市| 尉犁县| 商南县| 中牟县| 大英县| 阿拉善盟| 肥东县| 邵东县| 梁河县| 兴城市| 凤冈县| 察雅县| 汉中市| 普格县| 青海省| 休宁县| 彩票| 南乐县| 武义县| 凤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