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文化 > 酒生活 >

    葡萄酒品飲溫度:冰鎮還是提溫?

    2019-09-04 08:45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葡萄酒的享用是視覺、嗅覺、觸覺的綜合感受。嗅覺的刺激源主要來自酒中的揮發物質,觸覺的刺激源則與酒液本身有關,感受內容包括酒液溫度以及酒液物質濃度等因素。待飲用葡萄酒所處的熱能狀態,對嗅覺和觸覺感受的刺激源都有較為顯著的影響。

    1. 侍酒溫度的衡量規則

    簡單來說,侍酒溫度的決策目的就是揚長避短,即既不會破壞、甚至還能突出葡萄酒本身的風格或滿足選酒意圖的特征,同時不會引起、或能弱化帶來不良感受的其他次要特征。

    從嗅覺感受來說,酒液物質的揮發本身是一種運動,其程度與分子質量、酒液濃稠度、物質自身的揮發性和酒液溫度本身有關。分子質量越高、酒液濃稠度越高,揮發就越需要相對較高的溫度來提高強度。

    從口感平衡性來說,葡萄酒中的甜味和果香往往是葡萄酒成熟、高能量的代表。這兩項指標越高,葡萄酒就越需要低溫進行平衡;葡萄酒中的單寧和酸是待成熟的結構標志,這兩項指標越是十分突顯,葡萄酒的溫度就越需要提高。當然,對于本身就走清爽路線的白葡萄酒來說,酒中的酸味常常是能突出這種風格的重要要素,所以,白葡萄酒基本都需要較低的侍酒溫度。

    除了葡萄品種及氣候條件為葡萄酒帶來的特征外,一些經歷特殊工藝的葡萄酒對于最佳侍酒溫度的卡位也較有影響,比如需要特別注意起泡、中途打斷發酵等工藝帶來的葡萄酒特性。

    2. 靜止葡萄酒的侍酒溫度

    (1)紅葡萄酒

    紅葡萄酒種類繁多,風格各異,侍酒溫度也有所不同。

    酒體輕盈、果味濃郁的紅葡萄酒,如博若萊新酒(Beaujolais)和瓦坡里切拉(Valpolicella)等,需要的侍酒溫度在13℃左右。這個溫度既能平衡葡萄酒中濃郁新鮮的果香,又能盡量突出酒中含量較低的單寧,還能突出其本身的輕盈風格。

    中等酒體的紅葡萄酒,如基安帝(Chianti)、相對濃郁的黑皮諾(Pinot Noir)以及輕盈的仙粉黛(Zinfandel)等,需要的侍酒溫度略高,為16℃左右。

    酒體醇厚的紅葡萄酒,如波爾多、結構性較強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和西拉(Syrah/Shiraz)等,需要的侍酒溫度就更高一些,通常在17-18℃之間。

    (2)白葡萄酒

    由于白葡萄酒中的萃取物質本來就比紅葡萄酒少,因此不像紅葡萄酒那樣需要溫度來提振“飄逸”度,同時相對較低的溫度也能夠保證葡萄酒中酸味的表現力。當然,過低的溫度就會抑制白葡萄酒的芳香。因此,多數白葡萄酒的侍酒溫度不會超過13℃或低于7℃。

    雷司令(Riesling)、麝香(Muscat)、瓊瑤漿(Gewurztraminer)這些芳香型葡萄酒的侍酒溫度比本身香味物質含量低的賽美蓉(Semillon)或霞多麗(Chardonnay)更低。

    由于室溫溫度通常會高于白葡萄酒的侍酒溫度,所以,白葡萄酒通常要在飲用前提前裝入冰箱、冰桶或冰酒袋中降溫。

    3. 起泡酒的侍酒溫度

    起泡酒由于在釀造時選取的原材料就比較不成熟,其理想侍酒溫度比白葡萄酒的溫度還要低一些,一般為6-10℃左右,因此可以直接享用一瓶剛從冰箱里拿出的起泡酒。

    4. 加強酒和甜酒的侍酒溫度

    由于加強型和甜型葡萄酒的風格更為復雜多元,其侍酒溫度也千差萬別。但總的來說,酒體輕、果味濃且年輕的葡萄酒侍酒溫度稍低,在6-8℃之間。酒體較重而結構復雜的陳年型葡萄酒侍酒溫度略高,但也可以從低溫時開始品嘗,然后在酒液逐漸趨向室溫的過程中,感受醇厚葡萄酒微妙的品質變化。加烈酒的侍酒溫度通常為17-18℃。

    當然,不同消費者也有自己對于適飲溫度的偏好,葡萄酒的預處理溫度也應將此項因素考慮進去。

      關鍵詞:酒生活 酒常識 葡萄酒  來源:紅酒世界網  佚名
      (責任編輯:程亞利)
    • 上一篇:杯中經典——赤霞珠
    • 下一篇:南澳州: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心臟
    •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城区| 通化县| 彰化县| 西宁市| 清镇市| 东方市| 尼木县| 镇巴县| 蒲城县| 化州市| 定远县| 壶关县| 阜平县| 永寿县| 花莲县| 当涂县| 岑巩县| 三明市| 宁陕县| 离岛区| 马鞍山市| 黔江区| 班戈县| 保康县| 霞浦县| 汶川县| 重庆市| 邵阳市| 封开县| 尖扎县| 商都县| 迁安市| 赣州市| 卢湾区| 湟中县| 绥滨县| 聂拉木县| 满城县| 色达县| 平度市| 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