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文化 > 酒生活 >

    我國少數民族門巴族的民間酒禮習俗

    2017-02-21 08:51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西藏是門巴族是生產地,節日也與藏族相同,因此門巴族酒文化頗具西藏風格,但也更具地方民間特色。

    門隅及墨脫的門巴族人都喜飲青稞酒和米酒,墨脫門巴族人還很喜歡飲一種自釀的酒——叫“邦”,又稱“育”。根據釀酒的原料不同,叫法各異。如用“達謝粉”作原料釀制的酒叫“達謝育”,用雞爪谷釀制的酒叫“貢波育”,用玉米釀制的酒叫“阿香育”。釀制過程是:將磨碎的玉米或雞爪谷煮熟,待溫熱時,加入酒曲發酵;將發酵后的酒米盛放在特制的竹編酒漏或竹筒酒漏中,吊掛在火塘的一側。酒漏下放一大銅鍋,釀好的酒液便會一滴滴地滴進銅鍋里,然后將酒盛入竹筒或大葫蘆里保存。飲酒時,將酒倒入瓢中,再倒進碗里飲用。這種酒的度數低,酒味酸甜可口,人人都愛喝,系清熱解乏的飲料,也是請客送禮的必備之物。

    “康波”酒是門隅勒布地方的門巴族人在婚禮大典和喜慶場合中飲用的佳釀,釀制過程與米酒和青稞酒的釀制過程相似。所不同的是這種酒要由專門的釀酒師釀制,釀酒師謂之“麥吉波”。釀這種酒時,由麥吉波在裝滿已發酵好的青稞酒料的木酒桶中插入一個竹編漏斗,與酒釀隔開,倒進清水,用一柄木勺在漏斗內不斷攪和,將過濾渣汁調和均勻,再將調和均勻的酒舀入盛酒器具。這種酒甘洌醇香,十分可口。

    門巴族人喝茶和飲酒的飲具以竹木器皿為主。當地產的大葫蘆為盛酒的最好器皿。將小葫蘆一分為二,做瓢,既可舀水也可舀酒,又可做飲具。在接待客人時,常捧上一瓢酒為敬。門隅及墨脫多竹木,竹筒為天然的水筒和酒具。每當親朋相聚或婚喪嫁娶時,人們往往背著數筒或數十筒酒前往。家中酒筒的多少還常常作為是否富有的重要標志。木碗既是餐具,也是飲具。有一種叫“古爾固”的小口木碗是專門用來喝酒喝茶的。現在已從漢地和藏區傳入瓷碗,但人們仍喜歡使用木碗,盡管一個普通木碗的價格比普通瓷碗高幾倍甚至幾十倍。門巴族善飲酒,大至婚喪嫁娶、宗教禮儀,小到干日常雜活、談天說地,均離不開酒。清晨,一家人斟酒小酌,邊飲邊談家事,商議活計;入夜,一家人圍坐火塘邊,或是請來鄰里親朋,歡聚同飲。這時,主婦要唱勸酒歌,全體應和,邊歌邊舞,盡興而歸。

    除此之外,門巴族著名還有薩瑪酒歌,以及其迎客的"三口一杯"習俗與新娘的"夫家三道茶"及婚禮上新娘的舅舅對酒的挑剔責難習俗饒有趣味。

      關鍵詞:酒文化 酒禮 少數民族  來源:中國酒志網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拉玛依市| 天等县| 平度市| 大渡口区| 临汾市| 鹤壁市| 井陉县| 上杭县| 湾仔区| 烟台市| 洪湖市| 金湖县| 霸州市| 延边| 南雄市| 古田县| 怀集县| 海丰县| 二手房| 罗源县| 增城市| 林芝县| 高雄市| 双峰县| 高雄市| 宜宾县| 大新县| 东至县| 阜平县| 离岛区| 桦南县| 卢龙县| 安庆市| 腾冲县| 治多县| 通渭县| 喀什市| 金山区| 内乡县| 哈尔滨市| 黎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