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類電商 >

    幾個月燒掉C端一年的錢 B端電商你能燒得起?

    2016-07-29 14:35  中國酒業(yè)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都說互聯網是去中心化的,其實互聯網能夠造就更大的中心。平臺是互聯網時代的趨勢,就是中心化的結果。燒錢要么能夠燒出黏性,讓客戶回頭,或讓客戶產生依賴。

    在C端電商,包括C端邏輯的O2O,這個邏輯和做法基本是成立的。

    但是,在B端電商的推廣中,很多人不自覺地移植了C端的燒錢邏輯。很快就發(fā)現,不僅燒的邏輯是錯的,而且B端沒人能夠燒得起。

    B端是批發(fā),燒錢燒不起

    在B端電商中,現在的支付還是以現金為主。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B端的交易量太大,是批發(fā),交易頻率和交易量都大,按照C端的支付方式,費率太高,支付不起。這就是B端與C端的重大差別。

    燒錢同樣如此。

    B端的交易頻率和交易量,決定了B端要是燒錢,必須有比C端體量更大的錢可燒。不要說現在風投比較謹慎,即使像前幾年O2O風行的年月,那點錢拿到B端電商,很快就燒完了。

    原因很簡單,B端是批發(fā),C端是零售,不是一個數量級的燒錢水平。我知道幾個燒過錢的B端,基本上幾個月就把C端一年的錢燒完了。

    B端是批發(fā),燒錢沒黏性

    其實,B端和C端相比,B端對政策更敏感。

    一是只要有人燒錢,立即見效。所以,有的B端初期GMV特別大,因為只要有人燒錢,就有人敢囤貨,這與過去廠家做促銷相似,一次促銷完成幾個月的銷量不是沒有可能;

    二是只要有更優(yōu)惠的政策,B端客戶很快會“見異思遷”,也就是說沒有黏性。現在已經有些燒慣錢的B端平臺,燒錢就有流量,不燒錢就沒流量。就像以前講的“促銷依賴癥”一樣,形成了“燒錢依賴癥”。

    不燒錢不等于不花錢

    我在提出B端“四不”的概念后,有讀者解讀得很到位。“不燒錢”不等于不花錢,“不補貼”不等于沒政策,“不亂價”不行于不變價,“不打劫”不等于不活躍。

    我前不久有個說法:過去不信馬云,現在堅信馬云,這其實都是病。

    應用到B端領域,過去不信C端邏輯,現在B端上也用C端邏輯。過去燒錢有人質疑,現在不燒錢也有人質疑。這也是病。

    有一個做B端的朋友,找到一個過去投O2O的風投,說他的B端不燒錢,別人壓根不信:哪有不燒錢的電商?

    不燒錢還要把B端做成,技術含量就在其中。不是有句老話:凡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B端電商就是如此。

      關鍵詞:酒類電商 B2B  來源:銷售與市場  劉春雄
      商業(yè)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仆寺旗| 西青区| 常德市| 卓资县| 松溪县| 沁阳市| 遂平县| 巍山| 军事| 山东| 阳西县| 蓝山县| 呼图壁县| 桂林市| 嫩江县| 民权县| 万州区| 灌云县| 江油市| 衡阳县| 中卫市| 珲春市| 南充市| 晋江市| 无棣县| 绍兴市| 太保市| 新河县| 新沂市| 泾源县| 太原市| 安远县| 东宁县| 抚顺市| 红原县| 巍山| 寿阳县| 八宿县| 阳西县| 三江| 林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