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研究 >

    白酒業三年調整難言見底 盤點2015酒業大事小情(2)

    2015-12-23 08:52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一線名酒業績報喜

    中小酒企前途未卜

    在酒行業中,每年的12月份,都是一線名酒五糧液和茅臺的舞臺。兩大白酒巨頭的經銷商都會穿梭在四川宜賓和貴州茅臺鎮,參與一年一度的經銷商大會。會上不僅會對過去一年銷售情況進行總結獎勵,還會公布下一年度的政策。當然,其他的酒企也會選擇在12月份召開經銷商大會,只不過其影響力及關注度遠不及五糧液和茅臺。

    從“茅五”經銷商大會反饋出的信息來看,茅臺和五糧液在2015年的銷售業績都較為理想,完成了預計目標。

    前11月份,五糧液整體銷售實現了公司的預期目標,5大品牌均實現了同比增長。而貴州茅臺集團同期實現銷售收入增長4%,其中茅臺酒銷售同比增長7.65%。其預計到年底完全可以實現年度目標。

    而瀘州老窖也表示國窖今年恢復性增長,比預期要好。其中國窖1573的表現最好,目前從價格、庫存、模式上已經基本調整到位。

    在一線名酒企業紛紛報喜的同時,二、三線品牌的酒企日子則是大相徑同。在行業調整期內,一線名酒不僅價格下移,在渠道方面對三、四線酒企的生存空間也進行了擠壓,而深入縣級市場甚至農村市場的戰略舉措,讓品牌較弱的酒企經營狀況雪上加霜。

    事實上,在2014年,國內兩大產酒大省四川省和貴州省就曝出不少酒企因資金鏈斷裂而不再投糧釀酒。而隨著行業的調整,大多數消費者喝面子酒選擇茅臺、五糧液,自己喝則選擇地方名酒,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消費習慣,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三、四線品牌甚至是二線品牌的酒企都面臨著生存困境。

    縱觀我國白酒行業近3年的狀況,一線龍頭企業在積極應對行業調整的同時,企業也在不斷的開疆擴土,將觸角深入縣級或農村市場,而處在生死邊緣的中小酒企只能垂死掙扎,能堅守多久相信只有企業自己才最清楚。

    山東省不僅是白酒生產大省也是白酒消費大省,而根據本報記者的了解,今年大部分山東的酒企因產品銷售不暢,企業處于停產狀態。有的企業根本不生產基酒,通過外購基酒來加工成自己的產品。有需要就包裝,沒有銷售則就處于放假狀態。而這種狀態不僅出現在地方小酒企,在業內較為出名的山東省某酒企,近日也曝出已經停產,另有一家大型酒企也已經處于停擺狀態。

    同樣,河南省酒企的生產狀況也令人堪憂。據了解,河南省有證的酒企大約有270家左右,但目前已經有三分之一的酒企不再生產。

    在貴州茅臺鎮,2014年就已經有大量基酒生產企業不再投糧釀造,2015年這一情況也并未改觀。在茅臺鎮核心區年銷售收入上億元的酒企,目前不少都在尋找合作伙伴,其中一家酒企總資產為2億元,累計負債5000萬元左右,其投資1億元即可控股51%或整體打包出售。而在四川,有的基酒生產企業還出現無酒罐裝的局面,這充分說明白酒行業的調整仍在繼續,去產能迫在眉睫。

    高端白酒的向好走勢說明高端酒在經過3年的調整后已經見底,其發展空間是有,但并不會太大。而高端酒的價格倒掛現象在今年雖然有所好轉,但高端酒的高價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未來高端酒將進入微薄利潤時代。從整個行業來看,白酒業的調整仍為結束。而從一線名酒企業發布的新戰略舉措來看,在新一輪白酒格局的締造中。因此,對于大型酒企業而言,如何外延式擴張來增厚公司利潤,成為目前不少酒企考慮的問題。而選擇走出國門無疑是一種出路,行業內的并購重組也將成為一種趨勢。中小酒企在一線酒企的擠壓下,其面臨的困難會更加突出,等待它們的或許只有并購重組和轉讓。

    事實上,白酒行業游戲規則是強者恒強,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下,具有優質的產品、品牌知名度高,營銷能力強的企業,在行業調整期更具優勢,而在此輪白酒行業的洗牌過程中,行業整合向有品牌影響力的企業集中已經成為趨勢,大量中小酒企業退出歷史的舞臺將成必然。

    關鍵詞:國際化 并購 新三板  來源:中國資本證券網  夏芳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定县| 界首市| 永胜县| 普宁市| 大荔县| 宿松县| 绵阳市| 沙河市| 宁夏| 孟连| 土默特右旗| 宜宾市| 察雅县| 惠州市| 沁源县| 驻马店市| 广西| 都江堰市| 盘山县| 滁州市| 安远县| 临清市| 宜黄县| 新密市| 焦作市| 安溪县| 沈丘县| 军事| 合阳县| 惠州市| 五台县| 专栏| 永昌县| 昂仁县| 育儿| 茶陵县| 施秉县| 攀枝花市| 浪卡子县| 绥宁县| 华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