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中國白酒的“光明頂之戰” 大洋河的“小身板”受得了嗎?(2)

    2017-07-18 07:58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與地方酒企的持久戰

    打嘴仗,自然要挑茅五下口,重點不在輸贏;做市場,自然得挑實力不濟的下手。洋河的重點市場在華東市場,這里的華東并不是傳統行政劃分,而是指蘇、魯、豫、皖、浙及滬等省市。有數據顯示,洋河在華東市場總體量約為152億,其中江蘇約92億,浙江約9億,安徽約10億,上海約2億,山東約18億,河南約21億。從數據上看,洋河在河南、山東均斬獲頗豐,與地方酒企陷入持久戰。

    從產業發展趨勢上看,在于地方酒企的較量中,洋河雖然不占地利,但卻有著天時和人和的優勢。所謂天時,是指產業整合和消費升級。當下地方酒企的主流價位在30-80之間,想沖上100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洋河海之藍的價位在100元以上。隨著白酒消費的升級,洋河的優勢將更加明顯。所謂人和,是指與地方酒企相比,洋河占據全國品牌的優勢,大品牌更值得信賴。在這種情況下,與地方酒企相比,即使是等,未來也是屬于洋河。況且洋河一直比地方酒企更加努力。

    洋河在外部市場均是主動出擊,采取的戰斗方式相對簡單,高密度的廣告投放,高頻次的商務宴請,針對性的市場投放,通過長期的品牌滲透,做好每一塊市場,限制地方酒企的發展。對于地方酒企,洋河采取的是持久戰。在長期的共存中,漸漸削弱地方酒企的銳氣及市場,通過占領消費者的信任,以求不戰而屈人之兵。以山東市場為例,正是因為部分地域酒企已經認識到洋河的戰術可怕性,才準備針對洋河進行“清場式”反擊。

    中國白酒的“光明頂之戰”

    洋河憑借藍色風暴崛起,是白酒行業中的一朵“奇葩”,一股“清流”,打破了白酒行業的“格局”。重塑格局,有人認為是創新,有人認為是破壞。華東市場的白酒容量有1400億,洋河約占152億,其中在江蘇約92億。嚴格意義上講,江蘇是洋河的根據地市場,華東是洋河的主戰場,而如今茅臺、五糧液、古井貢、瀘州老窖、郎酒等酒企均要從華東市場分一杯羹。其中五糧液尤為明顯,很難相信,五糧液的“百億華東”戰略不是針對洋河的。茅臺的系列醬香酒主打市場也是華東,古井的雙百億戰略也要在華東實現……

    看來,華東正在成為中國白酒的“火藥桶”,各大有志于全國市場,有志于“百億”的名酒企業,也在不知不覺間構筑了針對洋河的華東市場“包圍圈”。演繹金庸老師的“倚天屠龍記”的片段,華東市場就是主流武林的聚集地,江蘇市場就是光明頂。茅臺與五糧液就是少林武當,瀘州老窖等酒企就是崆峒、華山及昆侖等,洋河就是新生的“明教”。有人要維護江湖地位,有人要維系格局平衡,也有人要御敵于外,所以進攻華東,進攻江蘇,便有了“默契”。

    在金庸老師的作品中,明教依靠張無忌得以保全,得以光大。回到真實的市場競爭中,既四面進攻,又四面受敵,洋河要依靠什么打造“新國酒”,依靠什么突出華東包圍圈,是張雨柏的“五度五米”,王耀的“匠心傳承”,還是強大的傳播攻勢,先進的營銷模式,甚或是無堅不摧的堅強意志?

    商業大勢,滾滾向前,商業競爭,紛紛擾擾,但凡成大事者無不是九死一生,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和三昧真火的反復歷練。洋河的崛起帶給行業許多思考,讓很多企業決策者重新審視“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在中國白酒的“光明頂”之戰中,期待著大洋河能夠突出重圍,創造新的奇跡。

    這正是

    洋起蘇北戰三溝,

    苦心經營稱王緩。

    歷代主宰懷遠志,

    不統華東誓不還。

    檄文南下伐國酒,

    勇戰東皖西進川。

    黑云集結欲壓城,

    倚天屠龍一念間。

    關鍵詞:洋河 藍色經典  來源:佳釀網  歐陽千里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垣县| 太湖县| 昌宁县| 肇东市| 杭锦后旗| 许昌市| 奉贤区| 博罗县| 葫芦岛市| 盘锦市| 礼泉县| 津市市| 炉霍县| 萍乡市| 京山县| 甘洛县| 祁门县| 松江区| 浙江省| 肥西县| 山东省| 错那县| 南丹县| 昌图县| 天津市| 平阴县| 临桂县| 舒兰市| 纳雍县| 三明市| 泰州市| 安远县| 乐平市| 金乡县| 宜良县| 子长县| 黑山县| 彭山县| 邹平县| 都兰县| 拉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