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80后、90后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酒類消費多樣性在上升。中泰證券研報顯示,2017年雙十一,酒仙網的紅、洋酒品類增長達300%,其主要消費人群為年輕消費群體。胡潤調查研究數據也顯示,典型威士忌飲用者的主要年齡集中在28—45歲。顧育平認為,“隨著千禧代消費者的成長,未來酒類消費的多樣性將進一步上升。”
此外,不少知名洋酒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多年,經過多年深耕,對消費者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認知。
進口烈酒巨大的市場潛力也讓不少國內酒企嗅到商機,紛紛加入“分蛋糕”的行列。2016年,中糧名莊薈就在秋糖上宣布了進入進口烈酒市場。
與此同時,不少中小酒企紛紛以自創品牌或貼牌的方式加入戰場,無形中也讓進口烈酒這一“蛋糕”越做越大。
顧育平表示,進口烈酒已經在擠占一部分高端白酒市場份額,以廣東人消費白蘭地的習慣為例,隨著人口流動、地域滲透和代際更替,進口烈酒市場份額會進一步擴張。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洋酒消費正在從沿海地區向內地滲透,進口烈酒在中國市場將穩步上升。
國內外企業都在發力進口烈酒市場,未來這一市場新的增長點究竟在何處?
“進口烈酒增長的趨勢還將繼續,但高端洋酒難以打破市場天花板。”高地國際酒業(廣州)有限公司總裁向軍對酒業家表示。他認為,進口烈酒以高端為主,終端零售價普遍過高,對80、90后主流消費群體形成一定障礙,因此,未來進口烈酒的爆發點會出現在次高端品牌上。向軍是貴州最大的白酒企業之一金沙酒業的電商運營商,金沙電商年銷售額近億元的成績即由向軍的團隊創造,他也正在籌劃進軍進口烈酒領域。
事實上,消費迭代早已成為市場關注點,高端洋酒品牌也針對這一趨勢推出了新產品,比如軒尼詩“新點”系列的200ML小酒版,主打年輕潮流人群,價格百元左右,更加符合年輕人消費習慣與場景。但向軍認為,這一價格仍然偏高,在年輕消費群體中,次高端、中檔價位品牌將具有更大優勢。
廣東最大的酒類連鎖廣州市俊濤貿易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健偉則表示,他看好整個洋酒市場的平穩增長,高端與次高端品牌市場都會擴張,高端品牌在一線市場有消費基礎,而二三線城市人群選擇次高端品牌可能性較大。
對此彭洪給出了自己的觀點,“在進口烈酒市場上要形成次高端品牌,還是有風險的。”他認為,國內企業要競爭并形成優秀的次高端品牌有一定難度,需要時間去積累,因為國外知名洋酒品牌產品線布局成熟,并且已經形成很好的品牌認知,次高端品牌的加入是在培育整個洋酒市場,但消費者成長到一定程度后,最終還是會選擇成熟的高端品牌。
顧育平也表示,“烈酒品牌將會高度集中,特別是高端烈酒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而且銷量比低端酒大,呈倒掛模式。”他認為,次高端品牌在數量上爆發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在市場份額上不會給進口烈酒市場帶來太大影響。